目录

追求更好的网络生活:如何对抗碎片化的世界

在面对碎片化及其带来的浮躁风气和思考贫瘠中追求良好生活

在 2010 年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繁荣,网络真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满足功用的需求融入我们的日常。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自然不言而喻,从网购的便捷到信息的通达不一而足。在这次的 Covid-19 疫情中,我们也见识了网络对于信息的披露和政务的透明化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新闻和信息的充斥,让我们的生活也与十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情况大相径庭。《卫报》去年一篇题为 How the News Took Over Reality 的文章称:「智能手机的设计初衷是,吸取你在火车上、浴室里、床上所剩的最微小的注意力,同时监控你的每一次点击和滑动,记录你逗留或滚动的页面内容。社媒平台利用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确保精准投放,以尽可能吸人眼球的方式呈现出你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来。」1虽然言辞激烈,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情况。在这样的碎片化入侵下,我们的生活成功被其「殖民」:我们能看完一分钟内的短视频和经过剪辑的信息,却无法在电视机前观看完整的新闻报道;我们能读完几行的段子或 140 字以内的微博,却没有耐心读完一篇长文章甚至一篇长微博,更不用说一本完整的纸质书籍。

许纪霖在好奇心日报的访谈中表示:「今天我们实际上是被各种各样的资讯或者被资讯化了的知识所摆布。但是最后却很难形成自己的一套三观、一套知识,甚至说一套世界观。」互联网的技术特性让每个人都拥有发言的权利,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的话语是平等的,反而是更加剧了某种话语上的等级体系。在这种话语体系中,顶部是得到官方认可的权威和掌握话语风向的大 V, 他们以个体而非集体的形式出现,让处于话语体系底层的一般网民产生自己也有某种个体思想的错觉,这个时代所谓的反权威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还是在上文的访谈中,许纪霖如此说2

自由是需要有权威的。一个人如果是真正有自由的话,他是需要有权威的。这个权威不是政治的权威,而是自己一种内在的思想。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一个基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话,你是被不断操纵的,是跟着时尚走,跟着你崇拜的,也许你崇拜的对象还经常变化,跟着他的意见走,所以反而很容易被操纵。

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忧虑在当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为科学家和一般民众所关注。对于一般民众,其体现就是互联网的碎片化及其带来的浮躁风气和思考贫瘠。作为网络的使用者而非改造者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碎片化日益侵害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进程中,学会如何对抗这种趋势,让互联网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下面是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仅作抛砖引玉。

警惕你的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将维系人际网络和获取消息资讯合而为一,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移动互联网生活,而它们也是使我们的生活日益碎片化的主要作用力。社交媒体如今已经成为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想要做到完全隔绝社交媒体不仅是不现实的,还可能给现代生活带来麻烦和困扰。我们能做的,是不被社交媒体所掌控,利用其正面价值,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现实世界的社交和思考之中。关于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少数派网站已有大量的理论及实践上的论述可供参考。我的方法论主要为以下几点:

关闭不必要的入口

除了必要的 IM 工具和信息平台外,减少手机上此类应用的数量,增加接触更多信息的成本。可以具体到单个应用为例:

  • 关闭微信朋友圈入口,浏览好友的朋友圈只能通过通讯录页面。毕竟关心的人自己一定会放在心上,关系疏离的人,也就没有了解其生活动态的必要。
  • 卸载手机微博客户端,在 iPad 或电脑上使用官方 PWA 客户端。人在面对电脑时总会比使用手机闲散的状态更能认真思考。
  • 关注在自己搜集的新闻媒体来源上,而非由机器生成的算法推荐信息流。
  • 使用网页端或信息聚合如 RSS 而非客户端,抵抗 APP 形成的孤岛化趋势。

合理使用社交媒体

虽然无法避免接触和使用社交媒体,但总有方法能让其为我所用,发挥其正面价值。对于我而言,意味着这些方面:

  • 围绕兴趣,兴趣是激发热情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前提。从兴趣出发扩大自己的社交媒体网络,而非通过算法推荐。
  • 合理发声,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谨慎发表意见。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变得廉价。
  • 善用搜索功能,针对某一特定事物在社交媒体进行搜索,总会收获一些值得关注的东西。提高自己的搜索检索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有用处。
  • 善于捕捉和记录,由于特殊的网络环境,很多信息和声音可能再也无法见到听到。利用 Android 上的第三方微博客户端 Share 生成微博长图,或者使用最简单的屏幕截图。到今天,我一共保存了 1500 余条 Covid-19 相关信息,其中很多都已消失在互联网的记忆中。

避开效率论的陷阱

对碎片化的反抗归根结底是对提高效率和独立思考的追求。然而追求效率的路也不止有一条,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适合自己的情况,走了弯路。对于高效学习工作方法的过度追求,总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我在构建自己的效率体系时也陷入过误区,对于少数派3的各种效率方法论和一些时间管理的理论产生狂热的兴趣,在各种不同的效率体系之间游走,却并未形成适合自己的体系,效率自然也没有提高多少。这种尝试对构建自己的效率体系固然也有帮助,但不免消耗过多精力。

现在我抛弃了沉重的 GTD 工具,依靠微软待办和 Outlook 日历进行计划和安排,反而觉得找对了路子。目前我虽然还未真正建立完整的效率体系,但也有了些许心得:

  • 根据个人的学习工作方式和个性选择或轻量化或成体系的工具;
  • 功能单一的工具组合往往比大而全的一体化工具更为有效;
  • 不管对于哪种体系而言,番茄钟都是一个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 依靠自己形成的效率思维而非单纯的工具逻辑。

我对于效率体系的研究还十分浅薄,如果对其有兴趣则可以在少数派网站阅读相关的文章,都非常有价值。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陷入为了效率而效率的陷阱之中。

先倾听 再思考 后发声

互联网的扁平逻辑,看似赋予了每个人发声的自由,但现实情况却是,有价值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困难和稀少,无意义的轻浮谩骂的话语越来越充斥。在社交媒体上,处处可以看到未经审视甚至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像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和辩论有着时间的限制,网络上的交流明明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时间,人们却更不愿用经过思考和打磨的话语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破碎的信息让很多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去中心化的技术特性让所有人实现表面上的话语自由。短平快的架构让人失去等待的耐心,甚至新闻媒体也开始唯快速为追求。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下,有价值的表达就变得难能可贵。理性的思考和充沛的情感都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但如果没有正确运用,却会损害这一基础。在理性客观的探讨中,如果过分引入情感和气势,甚至攻击作为探讨的要素,理性的根基便荡然无存;而如果在他人遭遇情感变故时,不加共情地一味让人保持理性冷静,未免抹去了人在情感上的共同基础。

对于越来越浮躁轻薄的网络环境,我能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急于发声,首要的是用心倾听和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意味着不迷信权威,不被情绪淹没。看到一条消息转发链上的言论就急于站队或反对,这并不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是经验论和情绪的作用。多想想自己能提供何种自发的视角而非与他人重合的视野。学者周濂在好奇心日报的访谈中引用了特里林《诚与真》中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出生的时候乃是原创,而到了死的时候却成了拷贝?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追问的问题。」当我们在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体意识时,只有思想自由而非肉体自由能代表最广泛的自由。如果我们只会转述他人的话语,无意识地复制他人的思想,无疑是自己为自己的精神设上了枷锁。对于如何做到独立思考,客观评价,学者陈嘉映这样理解:「对自己的态度保持反省,为自己的评价提供理据。」4客观不意味着完全抑制情感,而是要将有道理的评价与情绪化的评价区分开来。

用心倾听代表着人的共情能力,小到个人情感,大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情都是现实沟通的基础。面对由技术主导的工具理性统治了人类的话语逻辑的状况,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开始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强调真诚沟通的意义。要做到真诚沟通,敢于发声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倾听。只有用心倾听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体会到人个体性的特异,从而通过思考产生有力量和温度的反馈。

独立思考和用心倾听在根本上是相符合的,是个人的两个侧面。它们都要求我们的专注力,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思考,摆脱浮躁的心理。如今随着人们对专注力的需求,各种冥想和静心的方法应运而生。虽然这些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人们的消费取向,但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方法,对自己的专注力也很有帮助。

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警惕自己用二元论的观点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往往是有害的。试图把所有事物都分为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正确与错误,最终往往走向思维的困境。所谓的二元划分,更多时候是一体两面的体现,而非完全隔绝的对立面。

重新发现书籍的魅力

根据新华网报道,2019 年我国人均阅读量达到 7.99 本,其中纸质书 4.67 本、电子书 3.32 本5。虽然在数据上看起来人均阅读量确实在逐年增长,但阅读质量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报道指出,「都市生活、玄幻奇幻、穿越言情成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三大小说类型」、「由网文 IP 改编的电视剧、网剧更倾向于女性用户群体。而在动漫改编上,则多为男性向作品,且都市、玄幻类改编最多。同时,近7成用户愿意为网文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买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我们的阅读质量的确有待提升。

这种阅读结构,虽说谈不上有害,但至少对于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去年导演马丁 · 斯科塞斯对漫威电影发表的评价引发网络热议,其将漫威等系列电影比作主题公园的言论引起了人们对于电影 (Cinema) 本质的探讨。在我看来,这并非是全盘否认迎合消费者的商业电影的价值,只是将其排除在更高维度的思想范畴外。漫威电影为了满足需求,在登上大银幕之前就经过重重市场调查和审查修正,最终它抹平了「角色人性所具有的复杂与矛盾」6

虽然会有一部分人反对这一观点(请抛弃二元论的思考,否认其思考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但我还是认为,网络小说也和漫威电影有着同样的逻辑:它们剥夺了人性,剥夺了深度思考的权利,剥夺了读者的鉴赏能力。它们完全出自消费主义和工具理性,异化人的存在,而这恰恰是我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所要抵抗的。如果拥有美好的精神生活像阅读网文、观看漫威一样易如反掌,那人类千百年来探寻何为良好生活而建构的哲学体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阅读固然会有「中有足乐者」的感觉,但其整体过程依然是艰难的,需要付出大量努力的。学习相关书籍和哲学类书籍自不必说,其对我们逻辑和思考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就算是一般的文学作品如小说,阅读它们也并非就能轻松畅快,也要怀着学习和思考的目的阅读。学者陈众议这样理解文学7

文学不仅是审美对象、认知方式或载道工具,它也是民族的记忆平台,蕴藉了太多的集体无意识,因此还是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文学往往是作者成形或不成形的思想体系的潜移默化的体现,它能承载柏拉图的理想国,能承载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也能承载波西格的良质。在不同作家、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文学中,我们能感受不同的脉搏和气息。总的来说,读书,读优秀的书,就是为了形成个人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体系化的认知,为我们提供通向更好的生活的道路。

从点到面形成知识体系

知识只有体系化和网络化才能更有效率地储备和调用,对于个体知识和社会资源皆是如此。知乎曾是一个很好的知识分享平台,但也并不是一个好的知识学习平台,因为它传递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这正是我们需要反对的。我们用看信息流的方式看知乎,表面上像是学到了很多知识点,但却不知道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安放在何处。个人的知识可以比作一幅巨大的拼图,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清楚这些知识拼图应该如何拼接,又该如何将新得到的知识放置在哪片区域。

个人知识体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他的笔记体系。一个人如何记录笔记和组织笔记体现了他的学习方法。记录笔记的方法有多种,既可以按自己习惯的记录方法来,也可以学习已有模板的记录方法,像流行的康奈尔笔记法和大纲式笔记。组织笔记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目录法和标签法。较为传统的目录法强调知识的层级系统和检索友好,特定的知识点一定可以找到其位置所在。标签法随着笔记的电子化逐渐流行,相比目录的形式更加强调多角度思考,一个知识点会有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就形成了一条笔记的多个标签。如今的笔记软件通常对目录层级和标签都有支持,将这两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认知知识确实也更为科学。我目前组织笔记的形式仍然是非常传统的杜威十进制分类法,没有使用标签形式,不过对于我个人而言已经足够。想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理论也可以在少数派网站上阅读相关文章,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构建笔记体系的实践。

记录笔记并非学习的目的,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用这些储备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建立个人资料库和笔记系统促进知识的吸收,形成收集—整理—吸收的流程,才能真正让笔记发挥其作用。

表达、输出与写作

无论是阅读还是思考,都是过程和手段而非目的,这些努力最终的指向都是形成我们个人的话语,从而构建个人的良好生活和集体的良好社会。因此如何将个人的思想体系表达输出,同样是重要的话题。如果对知识的追求掩盖了表达的贫乏,这样的个人或社会精神也是不健康的。同思考和阅读一样,表达也并非简单的「说出」,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学会表达的第一步,自然是保持勇敢自信,唯此才能走出自己的第一步。日本科学家、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本庶佑对年轻人提出「六个 C」的要求8,其中他认为年轻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挑战 (Challenge):「年轻人倾向走安全的路,避免成为失败者,所以他们失去了面对挑战的机会。这一代年轻人变得比较怯懦,这很遗憾」。如果没有去尝试,在挫折中积累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思考,又怎么能获得成长呢。作家阎连科认为自己的少作,甚至是一生的写作中,80% 是垃圾,甚至为此懊悔。他在访谈中说:「我想我全部都是在懊悔中写作,唯一没有懊悔的就是你非常勤奋,非常努力。」只有真正去实践,不断从过往的垃圾纸堆里积累和拼凑有价值的表达,才能不断精进。

表达并非是孤立于我们的思想之外的,唯有通过认真独立思考得出的表达才是有价值的。叔本华认为「大量的写作也一样会逐渐让人不再对事物有清晰、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因为人们再没有时间去得到这样的理解和认识。」9强调表达与写作,是因为其与我们个体思考结合的有机性,如果在表达与写作时丧失了思想性,进行的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复过去的自我,甚至是重复他人,那再新的表达与写作也只能成为垃圾了。

对于选择表达和输出的内容,我的建议还是首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再由点到面构建体系。作家金宇澄在谈写作时说:「每个作家的想法不一样,但作家的基本任务是把他眼中的世界写出来,把他感觉到的世界写出来。」10喜欢数码,就像少数派的各位作者一样写数码相关的文章;热爱游戏,就聊聊游戏;关注公共话题,就谈谈对公共话题的看法。总之表达的切入点多种多样,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文章说了那么多对抗碎片化生活的方面,其实归根结底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在消费主义和技术理性已经入侵并统治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时,我们能做的最基本的就是保持真实的自我。人的异化与物化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主义再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都是重要的议题。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哲学思辨的高度,但至少可以将这种系统入侵隔绝于个体的生活之外。对抗碎片化的网络生活,就是我们能为追求自己的良好生活做出的努力之一。


参考资料


  1. 译介《新闻,殖民现实生活》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译者 Charlene. ↩︎

  2. 下面叙述来自许纪霖对林毓生《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观点的转述。 ↩︎

  3. 少数派是一个很棒的技术和效率论交流的平台,各种效率理论和方法论的介绍我也十分受用。 ↩︎

  4.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第 83 页,上海文艺出版社。 ↩︎

  5. 数据来自国内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 (BigData-Research) 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 ↩︎

  6. 译介《马丁·斯科塞斯:我说过漫威不是电影,现在请听我解释》来自机核网,译者 otaconlegend. ↩︎

  7. 陈众议,《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来自《世界文学》,2018 年第 1 期,第 212 页至第 232 页。 ↩︎

  8. 《专访本庶佑:给年轻人的六个 C - 永不放弃》,来自泛科学。 ↩︎

  9. [德] 阿图尔·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第 170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

  10. 与前面对阎连科的访谈同出自好奇心日报访谈《关于文学和他们年轻时候的写作》 ↩︎